從創立以來,IDFA即強調以「創意紀錄片」為主,但它同時也肩負著提案、創投、買賣、映演、研討、推廣與教育等目的。邁入第22屆的IDFA為期11天,於2009年的11月19日至29日正式舉辦。
而IDFA整個影展可分為四個大類項,除了一般人熟知的IDFA影展(Festival)本身之外,另外還有給紀錄片專業工作者參與的創投論壇(Forum)、市場展(Doc for Sale)與學院(Academy)。參加每個不同的項目需支付不同的金額,像是申請影展貴賓觀影展需200歐元、論壇的旁聽證為350歐元、市場展需150歐元、學院則是150歐元。不同類型的通行證並不能通用,因此若要參加影展的所有活動,不僅是一項龐大的支出,體力、能力上恐怕也難以負荷。
影展會場
【阿姆斯特丹市立圖書館外觀】 |
而放映場地除了都在專業的電影院之外,其中有一站,也是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阿姆斯特丹的市立圖書館。這個圖書館外表高聳,一踏進建築內部,則以白色系的裝潢為主,明亮的燈光和挑高的屋樑給人一種舒適感。圖書館的一樓以期刊書報為主,而二樓則滿是影音DVD與音樂CD,甚至還有XBOX、PS的遊戲片,琳瑯滿目,像個超級豪華的唱片行。參觀者可以隨手挑選自己想要的光碟走到閒置的電腦前使用,使用完畢再放回原處即可。而進入圖書館,並不需要任何程序或證件,完全的信任機制,可見其城市與市民的文明水平。
本屆影展共在12個放映廳內播映約280部影片。持有觀影證的人可在電影開演的前一天或當天於辦公室(Cineac)閱換所有場次,但若是要閱換後天的場次,每場則須額外支付3歐元,因為越接近影展尾聲,熱門搶手的影片常常會銷售一空,可見IDFA在當地的受歡迎程度。而對一般觀眾來說,單張影展的票卷要價約8.5歐元,而若要參加大師班(Master Class)講習,則要16歐元。IDFA的影展總預算約在300萬歐元上下,其中70%來自贊助與票房收入。
影展單元:競賽類
影展的節目單元可概略分為「競賽」(Competition)與「非競賽」(Non-competition)兩大類。而競賽單元每屆的競爭都非常激烈,IDFA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投件作品數量約在2700件左右(2008年約為2800件、2009年約為2600件),並逐年增加中(2010年約為3000件)。影展也明文規定,將優先選擇尚未公開(即世界首映World Premiere)的作品,其次才是國際首映(International Premiere,除了在自己國家外並無在其他地方播映過)與歐洲首映,並且該作品不能參加超過兩個國際影展。
這樣的挑選標準固然勢利,但也源自於對影展本身的自信以及鞏固自身的聲望。而事實上,只要影片能入圍IDFA,之後在世界上其他紀錄片影展、電視頻道曝光的機會也將大大增加,甚至可能會吸引資金與金主的投資。換句話說,在這點上IDFA明確的成為了一個展示國際紀錄片產業化、商業化的重要平台,許多跨國合作的紀錄片預算皆超過一百萬美金,並在精細的推算下,計算著如何帶來更多的收益和回饋。因此若影片能夠在競賽類得獎,除了是一種榮耀外,更表示該影片及其作者在未來將有很大的可能性及發展性。
2009年的IDFA競賽類細目如下:
1.Joris Ivens Competition(尤里斯‧伊文思長片競賽):
尤里斯‧伊文思是荷蘭紀錄片的大師級人物,也是紀錄片史中的重要人物。他的經典作品《雨》(Rain,1929)捕捉了中阿姆斯特丹城市在雨中的各種風貌,充滿清新的風格和創新實驗的色彩,被認為是所謂「詩意紀錄片」的先驅,後來也有不少人對《雨》重新配樂。伊文思從14歲開始拍攝電影直到終老,且都以紀錄片為主,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創作者,IDFA的長片競賽獎項因此以他為名。首獎獎金為1.25萬歐元,作品入選資格限制為60分鐘以上的紀錄長片。
2.Silver Wolf Competition(銀狼獎中長片競賽):
是為中長度影片設置的競賽單元,針對60分鐘以下、30分鐘以上的作品,首獎獎金1萬歐元。台灣導演林泰州的《書包裡的秘密》曾在2007年入圍此單元。
3.Silver Cub Competition(銀犢獎短片競賽):
針對30分鐘以下的紀錄短片所設置的競賽單元,首獎獎金5千歐元。
4.First Appearance Competition (新導演競賽):
須為導演的首部作品或第二部作品才可參加,不限長度,首獎獎金2500歐元。
5.IDFA Student Competition(IDFA學生競賽):
不限制長度和媒材,開放給各學校和科系參加,但並不接受「習作」,意即須為完整的作品。在一定水平之上。
6.Premieres from the Lowlands(荷蘭紀錄片首映):
為本屆的新單元,獎金5000歐元,不限長度,但須為荷蘭出品,也必須是世界首映。從此單元的作品中,可窺見荷蘭紀錄片的興盛和強大!
每個不同競賽單元,約有15至20部入圍影片,而每年IDFA的徵件皆分成兩個階段。以2009年為例,影片出品日期在2008年8月1日和2009年4月1日之間的,可在2009年5月1日完成報名;而在4月1日之後的,則須在8月1日前完成報名。兩階段式的徵件方式,使得影展不會遺漏好作品,同時也掌握著最新國紀紀錄片的脈動,方便影展組織工作。同時影展也設有選片小組,邀請知名的紀錄片相關人士擔任。另外在邀請評審時,IDFA的傳統是,上屆的該獎項得主將被邀請擔任此屆同一獎項的評審。
影展統籌Martjin te Pas |
我接著問道,IDFA影展入選的都以歐洲和美洲的作品居多,亞洲紀錄片的部分呢?Martjin te Pas表示,雖然他們也認為亞洲紀錄片很重要,也有越來越多的紀錄片將題材對準亞洲,但礙於距離、資金和語言,影展沒有辦法對亞洲紀錄片有更進一步的探尋。不過他卻很高興看到《歸途列車》(Last Train Home,2009)與《鐵烏鴉》(Iron Crows,2009)這兩部來自亞洲的紀錄片在IDFA展露頭角。
入圍與得獎
而在影展頒獎典禮的前二天,IDFA的決審評審將會再從這些入圍名單中公佈三部最後決選的影片,並舉辦一個小型的入圍典禮,由評審們講述該影片入選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的伊文斯首獎,由中國導演范立新獲得,他的《歸途列車》講述中國在工業化與都市化的過程中許多農民離開家鄉到城市裡工作,每逢農曆過年時,這些「農民工」必須經過擁擠、漫長的等待,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這部影片拍攝歷時三年,結構類似張僑勇的《沿江而上》(Up to the Yangtze,2008),將鏡頭聚焦在一個工人家庭,並以關懷的視角紀錄下全球化下中國工人的情況。
《第四十二天》 |
而銀狼獎得主為南韓導演补奉南(Bong-Nam Park)的《鐵烏鴉》,此片關注孟加拉偏遠地區的底層人民,他們為了生計離開家鄉到生活條件非常差的吉大港進行拆船工作,影片在貧窮中捉到了生命的悲哀和美好,片末以靜照的方式禮讚這些工人英雄,深刻動人!上述兩部亞洲紀錄片能同時在IDFA得獎則是件非常罕見的事。
而除了這些正式的競賽單元外,每屆IDFA都設有「DOC U!」單元,由影展挑選出6部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影片,再由青年評審團討論表決,最終頒發1500歐元的青少年評審團獎。本屆獲獎的是美國的《沒問題俠客修理世界》(The Yes men Fix The World);而觀眾票選獎,今年則是由美國導演Louie Psihoyos的《血色海灣》(The Cove)獲得。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