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訪問山形影展山形事務局局長高橋卓也(Takahashi Takuya)(訪問、整理/林木材)

*高橋卓也先生在今日(2022/10/16)逝世,僅以此篇文章紀念他。


時間:2011年10月16日
地點:山形影展辦公室
即席口譯/麥嘉芳(山形大學教師)
※原訪問以日文進行,由即席翻譯協助

木:請簡單介紹您在影展中的工作職責。

高:我們因為兩年只有一次,所以一般分為準備年和實行年。我有兩個工作,一個工作是要向外散播作品徵件的消息,然後蒐集這些影片,大概費時一年;第二個是針對山形縣的本地人,讓民眾看到這些紀錄片。

木:山形影展過去是市政府的活動,政府和影展工作人員似乎對活動有不同的想法,導致運作較不順利,這些問題在成為NPO之後,是否真的較以前順利?


在山形主要就是有一個山形影展的事務局,以前是山形市市役所所舉辦的。以前山形市政府是負責籌備預算這方面的,事務局則負責專業方面,現在政府已經把相關業務都已經轉交到我們手上,政府已不需要做這些事情。變成NPO之後,他們的幹部和工作人員都年輕了不少,會到東京去學如何策劃影展,因為東京事務局的人經驗較豐富。

2022年9月2日 星期五

【歲月.定格-張照堂】不再遺憾:張照堂的紀錄之旅

(本文收錄於《歲月.定格-張照堂》一書,臺北市立美術館2017年2月出版。)

《日記》(1967)

張照堂出生於1943年,這位台灣當代的重要攝影家常開玩笑地說,因為自己的名字裡有個「照」字,因此這一生和「拍照/攝影」脫離不了關係。

1960年代,他大量閱讀《筆匯》、《現代文學》、《文藝新潮》、《劇場》等雜誌刊物,受到現代主義思潮的啟蒙,開始了作為攝影創作者的生涯初期,他的早期攝影作品隱含著「殘缺」與「未完成」概念,抒發對時代強烈的觀點與感受,並持續以其獨特視角和人文關懷進行創作,至今沒有停歇;同時,他也是攝影的評論與引介者,書寫並編輯大量的文字與靜照,對許多重要的台灣本土攝影史料進行整理,其著作《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亦被奉為經典。在攝影領域的多重成就與貢獻,讓他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

然而,仔細觀察張照堂的生涯,除了攝影之外,「紀錄片」是另一個伴隨他一生的藝術類型。他自1968年考進國民黨經營的中視新聞部起,即開始長達數十年的紀錄之旅,並在不同時期擔綱不同角色,是導演、企劃、攝影、剪接、配樂,也是監製、發起人、教授與策劃者。

除了個人的創作之外,他參與了包括1970至1980年代的電視專題系列紀錄片「芬芳寶島」(1974)、「六十分鐘」(1978-1981)、「美不勝收」(1980)、「映象之旅」(1980)、「一同走過從前」(1988)等等;1990年代,他攝製「歲月中國」(1990)系列紀錄片,任職公共電視籌委會製作「台灣視角」系列紀錄片(1992),擔任超級電視台的專題報導節目「調查報告」、「對抗生命」、「生命告白」((1995─1996))監製,並前往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任教(1997─2009),推動第一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並擔任副主席(1998)。

回顧他在「紀錄片」領域的投入,其實也和「攝影」一樣,都不單單只俱備創作者身份,更透過教育與策劃,培育新一代的紀錄片工作者,推動建立更好的環境。張照堂獨一無二的豐富經歷,可以說是台灣紀錄片光譜中的重要座標。

而在這當中最罕見特別的,是個人影像創作極富實驗性與前衛精神的他(如《日記》(1967)、《剎那間容顏》(1976)、《紀念‧陳達》(1977)、《再見‧洪通》(1978)、《王船祭典》(1979),卻一直待在電視台與體制內工作,尤其是中視時期(1968─1981)連續參與了多個重要的紀錄片系列,這與一般所想像的「獨立紀錄片工作者」的形象不符。但當我們重新梳理這些紀錄片的形式風格、主題內容與時代背景,將可從這些重要的影像遺產中,補足台灣紀錄片史普遍以1987年解嚴後作為論述主體時造成的缺口,一探這些體制內拍攝的紀錄片被批評為浪漫化、懷舊情感宣洩、缺乏對現實的探索之外的影像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