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山形記憶(三)│殺人



去年的山形影展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單元,「All About Me」。這單元裡的片子都不是大製作,大多都是短片或實驗性較強的影像,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在挑戰著紀錄片的極限。對這個單元,我又愛又怕,總覺得這裡的影片品質很不一,像個地雷區,但沒想到某部影片卻帶給我異常深刻的印象。

紀錄片之於「善」(揚善)的主題,通常是討好觀眾的,但我們卻很少看到有紀錄片願意去處理「惡」(殘破、罪行、慾望、貪婪)。

於影展的手冊上,在「All About Me」單元裡有部片的片名相當引人好奇,叫做「Mother of the Mother and Also the Mother of the Mother’s Mother, and Her Daughter」。

由於片名特殊,還沒開場就吸引了相當多人潮開始排隊。忽然間,一個可愛的年輕日本女生跑來和我們談話,表示他很喜歡李家驊導演的《25歲,國小二年級》,也希望我們會喜歡她的影片。

啊,原來這可愛小女生是這片子的導演瀨戶口未來呀!

影片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但觀看的途中,不停地有人離席。這部片其實處處機關,主要在講述「我想殺死媽媽」的慾望和意念,但卻由於媽媽早已過世,於是這個意圖成為深埋心中的一種悲痛。除此之外,影片也更稍稍探討了這個殺死媽媽的慾望其實是源自於原生家庭的破碎關係以及日本社會對女性的保守看法。

影片中,不再有任何敘事的結構,她利用各種鮮豔的色彩,動物、內臟、道具、顏料、風景、變調聲音來呈現對母親的怨恨,畫面經過精密的設計和推敲,如同一本邪惡繪本,頗有錄像藝術的意味。

身為觀眾的我們嚇了一大跳,原來這個小女生內心潛藏著這麼深的怨念。透過影片,我們彷彿進到她內心最深、最醜、最惡、最私密的小角落,她不對這種殺人慾望感到害羞和恥辱,反而勇敢地正視慾望,用影像排解慾望。

由於她在影片中用了相當多污穢、令人作噁的圖像和舉動,許多觀眾也發出了不適的聲響和出走的行動。不過我想,拍這部片一定需要承受相當大的心理壓力,如同《25歲,國小二年級》能那般正視自己的傷痛並被觀眾接受,那麼我們又何嘗不能如此正視自己關於「惡」的慾望呢!

哲學家尼采曾提到:「人和樹原本都是一樣的,他愈是想朝光明的高處挺升,他的根就會愈深入黑暗的地底──深入惡中。」

用這句話來看待目前台灣紀錄片的環境,我們可以看到幾部上院線的紀錄片的某種單向策略。《奇蹟的夏天》、《夢想無限》關於熱血、夢想的同質性,而《醫生》好不容易欲探求人生命中最黑暗神秘的「死亡」議題,卻也在商業的包裝宣傳下,整個轉向了「生命」、「撫平傷痛」的溫情人道(預告非常煽情)。我不免想著,這一昧強調良善的做法,就真能掩蓋、消泯社會中必須被適當排解的「惡」嗎?



P.S 此圖中間者為導演瀨戶口未來


--

4 則留言:

  1. fansss你最後這段話的確問了一個好問題。(我一直無法對「醫生」這部

    片下一個正向的結論)



    近日在國片、紀錄片狂潮之下,也是在想類似的問題。不過也許這是在反

    應這個社會需要正向力的一種「渴望」也不一定。雖然它並不一定相關於

    紀錄片的本質(也許甚至是相反)。



    這系列山形記憶寫的真好:)

    版主回覆:(12/27/2010 01:33:37 AM)

    回覆刪除
  2. 前路仍艱困同志仍需努2006年10月26日 下午2:04

    為什麼"揚善=討好"?



    為什麼"一昧強調良善的做法"

    就是為了要"掩蓋消泯惡"?











    說實在

    我無法感受到所謂國片紀錄片"狂潮"

    一整年總共3部上院線的紀錄片

    就我身旁所有的人際網路中

    沒有一個人關心或看過片

    就算醫生的預告片是這麼催淚

    捷運公車上的bee TV一直放一直放

    我想"狂潮"還是沒捲到大部分的普通人...



    版主回覆:(12/27/2010 01:33:34 AM)

    回覆刪除
  3. 「狂潮」這兩個字好像是我寫的,應該解釋一下,

    我純粹是指我自己對於這陣子相較於上半年起來較為密集上院線,

    同時也比較透過網路做小成本宣傳的國片(包含劇情片和紀錄片)宣傳整體氛圍而言,

    不是對趨勢的嚴謹定義,說不定也只是因為我自己在網路上活動的時間比較久而已:)



    fansss:



    「這部影片從「死亡」議題被引導成「走出傷痛」,我覺得倒不是社會需要正向力的一種渴

    望,我會比較認為這是商業機制使然,為了鞏固某種價值而不得不做的做法。」



    我同意你上述這段說法,不過我還是會覺得「商業商業機制必須要鞏固某種價值才能獲利」

    背後應該還是可能存在著的是社會整體的問題。



    我已經很少很少看電視了,看到你說那段專訪,我真的是生氣了。真是可惡至極。

    版主回覆:(12/27/2010 01:33:35 AM)

    回覆刪除
  4. TO 雨漣:



    我好久沒有關心社會到底怎麼了,其實要關心也關心不來,

    總感覺到現在一團政治迷霧籠罩著大家,

    誰有力量來吹一口大風,驅散這些惱人的霧氣呢?



    一想到這些就無力,這樣的社會會想從紀錄片裡攝取什麼呢?



    版主回覆:(12/27/2010 01:33:35 AM)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