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真實歡迎想像,生命開放探索:關於Alan Berliner的電影
若看過《絕對清醒》,肯定會對這部以失眠為題的自拍紀錄片印象深刻,片中艾倫.柏林納喝下戒口多年的咖啡後,亢奮地開始介紹自己的工作室,在他身後有多不可數的各種檔案膠捲、家庭照片、聲音素材,每一樣東西都井然有序地被標記歸類;而這些多年蒐集而來的素材,正是他最重要的靈感來源。
他自1970 年代中後期開始創作,其作品特點是利用檔案影像與聲音的拼貼,構築出一個迷人的電影世界,像是早期短片《一瞬之光》中的上天下海、《電光世紀的神話》裡的文明與自然思辨、《城市剪報》中的閱讀幻夢。這些影片沒有主角和事件,僅將看似不相干卻又有某種抽象關聯性的檔案影像一一串連,強調「剪接」帶來的蒙太奇效果,是用想像力所編織的電影。
對他而言,蒐集、細看、解析這些檔案影像是樂此不疲的事,可以想像這些影像從哪來?為何拍?誰拍的?他獨特的拼貼式電影也被形容為「不需要攝影機的電影」。
事實上,早期曾在體育頻道擔任聲音剪輯助理的他,也非常注重聲音的敘事性。1986 年,他完成首部長片《家庭電影》,從數十捲1920 至1950 年代的16mm 家庭電影中擷取畫面,同時也運用真實聲音,電影時序從嬰孩到老年/生到死,影像與聲音分離並各成故事,卻又互相呼應,有時和諧可愛、有時矛盾好笑、有時反差甚大,最終拼貼出一幅以「家庭」為名的大型生命肖像。
《家庭電影》也影響了他往後的創作走向。他開始關注生活周遭,忠實面對自己的困惑,以電影探究個人、家庭、認同、記憶等人類的共通議題。
在《親密陌生人》中,看似追尋自己外公的故事,實則影射了家族的疏離以及人的多重面向;《與誰何干》拍攝父親,片中父子不時針鋒相對,是尋解家庭之謎的搏鬥;《同名電影》找來與自己同名同姓的人,探索姓名之於人類的意義;《絕對清醒》中用各種方法剖析自己的長期失眠,也帶出意識裡最常思索與在乎的事;《以遺忘為詩》記錄患阿茲海默症的詩人表舅,漸漸失去記憶與衰老的他,娓娓道出關於遺忘的生命詩篇。
他所有的作品都與自己的生命歷程息息相關,而那份力求讓觀眾產生共鳴,追求表達形式的「想像力與玩心」,則讓他的電影充滿自由與創意,開啟了真實的想像之門;無論實拍畫面或是檔案影像,在他擅以編排、拼貼、對位的剪接手法下,皆突破了紀實的侷限,產生更具力量的效果。
而他對生命的關懷與好奇、勇於直視與追探,則一直是他作品中最重要的魅力所繫;在他30 多年來的創作生涯中,始終強調獨立創作,享受樣樣工作都自己來的樂趣;他拍攝電影,電影也同時記錄了他的生命與成長。
真實歡迎想像,生命開放探索。艾倫.柏林納的電影,穿越時空刻畫情感,是一場又一場影像與人生的歷險記。
--
Alan Berliner作品年表
1975 Patent Pending
1976 Four Corner Time
1976 Color Wheel
1979 Lines of Force
1980 《城市剪報》City Edition
1981 《電光世紀的神話》Myth in the Electric Age
1983 Natural History
1985 《一瞬之光》Everywhere at Once
1986 《家庭電影》The Family Album
1991 《親密陌生人》Intimate Stranger
1996 《與誰何干》Nobody's Business
2001 《同名電影》The Sweetest Sound
2006 《絕對清醒》Wide Awake
2013 《以遺忘為詩》First Cousin Once Removed --
2014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http://www.tidf.org.tw
真實歡迎想像-焦點導演:艾倫.柏林納
艾倫.柏林納(1956-)是美國最重要的獨立電影工作者之一,在全球獲獎無數;他從1970 年代後期開始創作短片與裝置藝術,後期則有多部紀錄長片。在他的工作室中,有大量早期撿拾而來的廢棄膠卷,他將這些素材一一整理歸類,成為作品的靈感來源。在題材上,他總從自己身邊和日常生活出發,探討家庭親情、父子關係、失眠、回憶、自我認同等議題,而其作品特點在於總以大量的檔案影像和聲音素材進行拼貼與隱喻,並強調「剪接」所造成的蒙太奇效果,充滿詩意、趣味與想像力。對他而言,說故事的方法,有時也和故事本身一樣迷人。
《紐約時報》曾盛讚他的作品:「有力量、引人入勝、反映人生的酸甜苦辣,具備創意的電影技巧和令人驚艷的故事結構,並展現了藝術的力量如何改變人生。」
【TIDF 2014】比紀錄還陌生
從今年(2014)起,我開始在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前:台灣紀錄片雙年展)擔任節目統籌(program director)。在策劃影展節目時,一方面希望節目單元能夠常態化,漸漸打造出影展的調性與態度;另一方面也思考著,站在台灣紀錄片發展現況,設計什麼樣的單元方向,能帶來更多關於紀錄片本質的刺激與想像。
研究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影展或藝術展覽,都曾推出「陌生(Stranger)」的概念。在綜合式的影展中,常見到的是「比電影還陌生(Stranger than Cinema)」或是「比虛構還陌生(Stranger than Fiction)」單元。仔細看其中的影片內容,大多以一些難以辨識或歸納類型(genre)的電影為主。包括了影像詩、影像日記、影像散文,或介於虛構與真實之間的電影,像是葡萄牙導演Pedro Costa、美國導演Jon Jost,或今年台北電影節所介紹加拿大導演德尼柯特(Denis Côté)等人的作品;而該單元中的影片,也常會顛覆我們之於傳統電影的想像。也就是說,「陌生」這個詞,帶有一種試圖顛覆和打開定義邊界的意味。
於是我開始想著,對紀錄片來說,「陌生」這個概念,能帶否來什麼刺激?
現實,是人們感知和理解世界的首要途徑,但在現代,因為各種因素,所謂「親身」認識現實已被各種方式取代,特別是以「經驗」為首要原則的「電影」正是其一;而(傳統定義的)「紀錄片」,也正是以捕捉與記錄到的現實為素材,加以創作,成為一種承載現實的影音載體。
我思考的是,或許,「陌生」即可能因為這樣的比較而產生意義。
與團隊討論過後,決定在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中設立「比紀錄片更陌生」的節目單元,除了強調形式的重要性外,其核心仍回到,紀錄片如何以不同方式關照現實,用獨樹一格的方式,呈現人們身在當代的各種處境。
像是今年選映的西班牙短片《馬德里獨白》(This is Roberto Delgado, 2010),西班牙導演Javier Loarte全片以Google Map的街景服務為畫面,佐以旁白講述,他自小生活成長的,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故鄉小鎮。
他的旁白快速而平淡,只是些家鄉小事和回憶,像是介紹雜貨店的老闆、對於街景回憶,但影像的畫面(Google Map)卻隨著滑鼠的click不停變動轉換, 傳統電影定義中的攝影、剪接、場面調度等各項環節,在滑鼠的操作與點選聲中被完成了。在片中,無論是電影技術或個人回憶,都暗喻著數位時代後,一種再也回不去「現場」的鄉愁。
又如台裔美籍導演戴家馨(Leslie Tai)的《議論芬芬》(The Private Life of Fenfen, 2013),她將攝影機交給芬芬,芬芬常對著攝影機講述自己的心情,以及談戀愛的各種煩惱,而導演則拿這些片段,到市場、麵店、餐廳等地方播映,並拍下大家如同在觀看肥皂劇/連續劇的議論紛紛(芬芬),像是覺得芬芬應該跟男友分手,還有諸多對感情上的建議。個人生命的「上演」,使得真實人生與虛構連續劇在此時似乎畫上了等號,也讓影片在真實秀與連續劇間游移。這是一部後設(meta)紀錄片,用真實素材勾勒出更多層次的真實,深刻地呈現了當代社會對於八卦與隱私的渴求狀態。
還有中國獨立導演/製片人朱日坤的《查房》(Questioning, 2013),影片的背景是,導演和四位積極參與維權活動的朋友,因為參加選舉,經常受到政府和警方的打壓。而在某次路途中,朱日坤投訴了一家旅館,夜裡12點,一批警察敲門進行「查房」,而朱日坤在前一刻打開了身後的小攝影機。攝影機就在身後彷彿監視器般,一動也不動,21分鐘的《查房》一鏡到底。
從公安進門的那一刻起,「查房」的一切表情、語言、行為、態度,從盤問的霸道與無理,到問問題的跳針與挑釁,都被赤裸地記錄下來。而這種帶有「監視」性質的觀看,通常是「權力者」的特權,如今攝影機卻是弱勢者架設的,當這層權力關係被顛覆了後,不知情的公安仍毫不遮掩地繼續他們的騷擾,讓雙方背後的「權力關係」有了被透視的可能,影片時間越長,越顯示了侵迫的暴力,令人不寒而慄。國家機器之於平民百姓,專制政權之於自由人權,《查房》採取的特殊形式呼應著內容,讓中國當代的民主現狀一一現形。
在本屆影展中的「比紀錄片還陌生」單元,有許多這樣的「陌生」紀錄片。說「陌生」,是相對詞,相對於傳統,也相對於歸類。這些影片表面上追求形式的實驗或類型跨界的可能,但其所不放棄追索的內在,卻是比現實還真實的,那些可能赤裸、可能駭人、可能荒謬、可能動人的當代處境。
「比紀錄片還陌生」是一個嘗試與當代台灣、當代紀錄片以及「再現真實」概念對話所拋出的提問。希望這樣一個特色小單元,能激起更多對紀錄片類型與美學的思考漣漪。
--
「比紀錄片還陌生」單元集合了多部難以被定義的短片,皆以獨樹一格的方式,呈現人們身
在當代語境下,對人們來說,現實可能比影音經驗來得更陌生,而紀錄片已是以現實為基礎而進行創作的,要「比紀錄片還陌生」,也就意味著,得去顛覆傳統紀錄片的型態或語法,必須用不同的方式,重新描繪或再現現實,甚至有時候是一瞬即逝的抽象事物,像是記憶、感覺、情感…等等。
2014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10/9-19
http://www.tidf.org.tw
研究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影展或藝術展覽,都曾推出「陌生(Stranger)」的概念。在綜合式的影展中,常見到的是「比電影還陌生(Stranger than Cinema)」或是「比虛構還陌生(Stranger than Fiction)」單元。仔細看其中的影片內容,大多以一些難以辨識或歸納類型(genre)的電影為主。包括了影像詩、影像日記、影像散文,或介於虛構與真實之間的電影,像是葡萄牙導演Pedro Costa、美國導演Jon Jost,或今年台北電影節所介紹加拿大導演德尼柯特(Denis Côté)等人的作品;而該單元中的影片,也常會顛覆我們之於傳統電影的想像。也就是說,「陌生」這個詞,帶有一種試圖顛覆和打開定義邊界的意味。
於是我開始想著,對紀錄片來說,「陌生」這個概念,能帶否來什麼刺激?
現實,是人們感知和理解世界的首要途徑,但在現代,因為各種因素,所謂「親身」認識現實已被各種方式取代,特別是以「經驗」為首要原則的「電影」正是其一;而(傳統定義的)「紀錄片」,也正是以捕捉與記錄到的現實為素材,加以創作,成為一種承載現實的影音載體。
我思考的是,或許,「陌生」即可能因為這樣的比較而產生意義。
與團隊討論過後,決定在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中設立「比紀錄片更陌生」的節目單元,除了強調形式的重要性外,其核心仍回到,紀錄片如何以不同方式關照現實,用獨樹一格的方式,呈現人們身在當代的各種處境。
像是今年選映的西班牙短片《馬德里獨白》(This is Roberto Delgado, 2010),西班牙導演Javier Loarte全片以Google Map的街景服務為畫面,佐以旁白講述,他自小生活成長的,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故鄉小鎮。
他的旁白快速而平淡,只是些家鄉小事和回憶,像是介紹雜貨店的老闆、對於街景回憶,但影像的畫面(Google Map)卻隨著滑鼠的click不停變動轉換, 傳統電影定義中的攝影、剪接、場面調度等各項環節,在滑鼠的操作與點選聲中被完成了。在片中,無論是電影技術或個人回憶,都暗喻著數位時代後,一種再也回不去「現場」的鄉愁。
又如台裔美籍導演戴家馨(Leslie Tai)的《議論芬芬》(The Private Life of Fenfen, 2013),她將攝影機交給芬芬,芬芬常對著攝影機講述自己的心情,以及談戀愛的各種煩惱,而導演則拿這些片段,到市場、麵店、餐廳等地方播映,並拍下大家如同在觀看肥皂劇/連續劇的議論紛紛(芬芬),像是覺得芬芬應該跟男友分手,還有諸多對感情上的建議。個人生命的「上演」,使得真實人生與虛構連續劇在此時似乎畫上了等號,也讓影片在真實秀與連續劇間游移。這是一部後設(meta)紀錄片,用真實素材勾勒出更多層次的真實,深刻地呈現了當代社會對於八卦與隱私的渴求狀態。
還有中國獨立導演/製片人朱日坤的《查房》(Questioning, 2013),影片的背景是,導演和四位積極參與維權活動的朋友,因為參加選舉,經常受到政府和警方的打壓。而在某次路途中,朱日坤投訴了一家旅館,夜裡12點,一批警察敲門進行「查房」,而朱日坤在前一刻打開了身後的小攝影機。攝影機就在身後彷彿監視器般,一動也不動,21分鐘的《查房》一鏡到底。
從公安進門的那一刻起,「查房」的一切表情、語言、行為、態度,從盤問的霸道與無理,到問問題的跳針與挑釁,都被赤裸地記錄下來。而這種帶有「監視」性質的觀看,通常是「權力者」的特權,如今攝影機卻是弱勢者架設的,當這層權力關係被顛覆了後,不知情的公安仍毫不遮掩地繼續他們的騷擾,讓雙方背後的「權力關係」有了被透視的可能,影片時間越長,越顯示了侵迫的暴力,令人不寒而慄。國家機器之於平民百姓,專制政權之於自由人權,《查房》採取的特殊形式呼應著內容,讓中國當代的民主現狀一一現形。
在本屆影展中的「比紀錄片還陌生」單元,有許多這樣的「陌生」紀錄片。說「陌生」,是相對詞,相對於傳統,也相對於歸類。這些影片表面上追求形式的實驗或類型跨界的可能,但其所不放棄追索的內在,卻是比現實還真實的,那些可能赤裸、可能駭人、可能荒謬、可能動人的當代處境。
「比紀錄片還陌生」是一個嘗試與當代台灣、當代紀錄片以及「再現真實」概念對話所拋出的提問。希望這樣一個特色小單元,能激起更多對紀錄片類型與美學的思考漣漪。
--
「比紀錄片還陌生」單元集合了多部難以被定義的短片,皆以獨樹一格的方式,呈現人們身
在當代的各種處境,挑戰紀錄片的原初定義與慣有語法。「陌生」,帶有
顛覆和打開邊界的意味,是跨界的、複合的、曖昧的,也是對「再現真實」
概念所拋出的提問,意在激起更多想像。
在當代語境下,對人們來說,現實可能比影音經驗來得更陌生,而紀錄片已是以現實為基礎而進行創作的,要「比紀錄片還陌生」,也就意味著,得去顛覆傳統紀錄片的型態或語法,必須用不同的方式,重新描繪或再現現實,甚至有時候是一瞬即逝的抽象事物,像是記憶、感覺、情感…等等。
2014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10/9-19
http://www.tidf.org.tw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藝遊南非之十一:以動物園為句點
南非的友人JACK是德班影展的選片人,每年他都會盡量推薦台灣電影到該影展來,而今年沒有任何台灣電影入圍,我反而成了唯一的台灣代表,還在影展舉辦的Forum上被列為正式來賓,以英文講了五分鐘亞洲紀錄片影展的概況。
這趟來南非前,JACK告訴我,每年他都會招待台灣影人去看野生動物,這是來南非必去的行程。本次除了我之外,還有鹿特丹影展選片人Gertjin和威尼斯影展選片人Paolo Bertolin,我們四個男人就開車前往距離德班最近的Hluhluwe野生動物國家公園(正確發音類似:修威威),進行三天兩夜的動物之旅。
在入園之前,園方已經公告了幾點要注意的事項,譬如千萬不要下車,遇到大象要保持安全距離等等。
我原本想像中的動物園,應該是像木柵動物園那樣,動物經過某種方式對外「展示」,但南非的野生動物園卻完全不同,進園必須開車,因為公園的腹地非常非常大(也許有半個台北市那麼大吧?),放眼望去,有山有溪有河,公園內有柏油路讓車通行,而動物大多在草原叢林間自由自在的生活,有點類似電影《侏儸紀公園》,開著車去找尋動物的蹤跡。
在入園之前,園方已經公告了幾點要注意的事項,譬如千萬不要下車,遇到大象要保持安全距離等等。
我原本想像中的動物園,應該是像木柵動物園那樣,動物經過某種方式對外「展示」,但南非的野生動物園卻完全不同,進園必須開車,因為公園的腹地非常非常大(也許有半個台北市那麼大吧?),放眼望去,有山有溪有河,公園內有柏油路讓車通行,而動物大多在草原叢林間自由自在的生活,有點類似電影《侏儸紀公園》,開著車去找尋動物的蹤跡。
在公園裡,也有服務中心、餐廳和住宿區域,我們住的是四人的小木屋,設備非常齊全舒適,還有廚房和客廳,於是我們四人的行程是白天找動物,晚上回到住處烤肉、聊天,彼此成為好友。
JACK告訴我們,運氣好的話,可以看見很多動物;但運氣差的話,一天可能連一隻動物都看不到,來動物園真的是碰運氣。幸運的是,我們頭一天傍晚入園就看到了俗稱「Big 5」裡面的四種動物,之後的兩天更是收穫滿滿。
園方也有提供搭車和步行的導覽,一次約300蘭特。我們試了一次Night Tour,晚間的園區非常寒冷,大家都裹著一條毯子;白天時,JACK則開車在園區裡亂逛,眼睛要睜亮點,注意力也要集中,才不會錯過動物而不自覺。
車子緩慢地開著,看著獅子、水牛、大象、犀牛、斑馬、長頸鹿、鳥就在身旁,真有種超現實感覺,難以置信,這些動物是如此美麗,充分感受到南非對待自然與動物的尊重,讓牠們以原來的生活方式生存著,認識牠們原來的樣子。
車子緩慢地開著,看著獅子、水牛、大象、犀牛、斑馬、長頸鹿、鳥就在身旁,真有種超現實感覺,難以置信,這些動物是如此美麗,充分感受到南非對待自然與動物的尊重,讓牠們以原來的生活方式生存著,認識牠們原來的樣子。
發現動物時,我和Gertjin總是較不怕死的兩人,總希望能再靠近一點,再停留久一點,看到大像穿越馬路時,我們甚至下車去拍攝,而Paolo則在一旁驚魂未定,從中也看到每人個性的不同。
但不知該怎麼形容,這些動物,還有園區內的原始氣氛,讓人有一種放鬆和被療癒的感覺,能夠解構你日漸慣性的思考,重新給予能量。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生理或心理距離都變得極為貼近,能彷彿把你拉進了一個極為單純的世界。我也明白了為什麼在非洲或其他國家,看野生動物(南非稱這個為「Game」)的活動總是非常盛行。
三天的旅程,我們帶著滿滿的回憶而歸,然後踏上各自的歸途,互道再見,改天在某處、某影展再相見;這也是我此趟南非之行,最最完美的句點。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藝遊南非之十:與Gertjan的對話
Gertjan Zuilhof出生於1955年,他大學主修藝術史,擔任荷蘭鹿特丹影展的選片人已將近三十年,近年主要負責區域是亞洲和非洲。這個影展以其獨特品味聞名全球,其十幾位選片人每年在世界各地選片,Gertjan正是著名的「鹿特丹面孔」。
2011年時,我前往北京獨立影展時就與Gertjan相識,但當時沒有多聊,只記得他騎一台腳踏車,住在宋庄裡已好一段時間,主要是策畫藝術展覽;這次在南非德班影展與他相遇,一連十幾天,常常碰面聊天,我也趁機向他請教了不少關於影展與選片的想法,頗有啟發。
Gertjan說:你沒獨自旅行過?拜託,你是選片人耶,你不能討厭旅行,因為你必須去經驗現實,才能知道什麼是好的、真切的電影。
某年他為了策畫非洲電影專題「Forget Africa」,在一年內在非洲跑了14個國家,到各處去收集DVD,去認識電影工作者,去經歷不同的文化與現況;他也利用鹿特丹的電影基金,推動非洲與中國電影創作者的交流,送了六位年輕非洲導演到中國拍攝紀錄片。
Gertjan說:事實上,我不喜歡參加影展。我更喜歡到那個國家、那個地方去,去收集DVD,去和電影工作者們講話聊天,那樣比較深入,也比較有效率。
Gertjan說:去參加影展並選片,不論怎麼選,都是這個影展選過的片;如果你想要獨樹一格,就得用自己的眼光和方式去發掘作品。
Gertjan說:很多影片,不用看就知道這會是一部好的電影,十個人有八個會說這片很棒,所以我不會特別去看。我想找能帶給觀眾驚喜或新意的電影。
Gertjan說:作為選片人,需顧慮觀眾的意思對我來說,不是挑大眾取向的電影;而是觀眾把選片的責任交託給你,表示他們信任你的品味,這時你必須做的,是用力挑選出你個人認為的好電影,
Gertjan說:全世界影展的資金都在減少,鹿特丹也一樣,如果我想要去更多地方旅行或選片,我必須更節儉,以及試著用其他方式維生,像是在中國策畫展覽。
(德班影展開幕片被禁演後,談到了中國地下電影。)
Gertjan說:指責中國導演不夠勇敢,有失公平,觀眾不會知道他們是冒著多大的生命危險和壓力在拍攝或放映作品。拍一部電影而被政府抓走是很難想像的事情。
Gertjan說:我最常做的是到某個城市去,然後舉辦一個小派對,邀請並歡迎當地的電影工作者帶著他們自己作品DVD來,一起聊天交流。這是最快收集作品的方法。
我說:德班影展開幕片被禁演了,導演一定很傷心沮喪。
Gertjan說:那倒不一定,我想他是最高興的人,因為他將成為焦點。
我說:影展放映常常取消或遲到,也都沒有公告,組織的很差,好的片子也不多,我好失望。
Gertjan說:你不應該失望的,我的意思是,你根本不應該有期望。影展的組織能力很差,有些細節很容易就可以改善的,但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不做,倒是Party他們做的很多也很好。不過說起來,台灣影展的問題,就是太over-organized了。
我說:…………
(談到中國與台灣的政治問題。)
Gertjan說:我喜歡中國,特別是宋庄這個地方。討厭中國和討厭共產黨是兩件不同的事,中國人民也是受苦者,他們也不喜歡共產黨。
Gertjan說:作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你必須想辦法多接幾個工作讓自己能生存下去,這是很正常的。
Gertjan說:保重,我的朋友!
--
待續
2011年時,我前往北京獨立影展時就與Gertjan相識,但當時沒有多聊,只記得他騎一台腳踏車,住在宋庄裡已好一段時間,主要是策畫藝術展覽;這次在南非德班影展與他相遇,一連十幾天,常常碰面聊天,我也趁機向他請教了不少關於影展與選片的想法,頗有啟發。
Gertjan說:你沒獨自旅行過?拜託,你是選片人耶,你不能討厭旅行,因為你必須去經驗現實,才能知道什麼是好的、真切的電影。
某年他為了策畫非洲電影專題「Forget Africa」,在一年內在非洲跑了14個國家,到各處去收集DVD,去認識電影工作者,去經歷不同的文化與現況;他也利用鹿特丹的電影基金,推動非洲與中國電影創作者的交流,送了六位年輕非洲導演到中國拍攝紀錄片。
Gertjan說:事實上,我不喜歡參加影展。我更喜歡到那個國家、那個地方去,去收集DVD,去和電影工作者們講話聊天,那樣比較深入,也比較有效率。
Gertjan說:去參加影展並選片,不論怎麼選,都是這個影展選過的片;如果你想要獨樹一格,就得用自己的眼光和方式去發掘作品。
Gertjan說:很多影片,不用看就知道這會是一部好的電影,十個人有八個會說這片很棒,所以我不會特別去看。我想找能帶給觀眾驚喜或新意的電影。
Gertjan說:作為選片人,需顧慮觀眾的意思對我來說,不是挑大眾取向的電影;而是觀眾把選片的責任交託給你,表示他們信任你的品味,這時你必須做的,是用力挑選出你個人認為的好電影,
Gertjan說:全世界影展的資金都在減少,鹿特丹也一樣,如果我想要去更多地方旅行或選片,我必須更節儉,以及試著用其他方式維生,像是在中國策畫展覽。
(德班影展開幕片被禁演後,談到了中國地下電影。)
Gertjan說:指責中國導演不夠勇敢,有失公平,觀眾不會知道他們是冒著多大的生命危險和壓力在拍攝或放映作品。拍一部電影而被政府抓走是很難想像的事情。
Gertjan說:我最常做的是到某個城市去,然後舉辦一個小派對,邀請並歡迎當地的電影工作者帶著他們自己作品DVD來,一起聊天交流。這是最快收集作品的方法。
我說:德班影展開幕片被禁演了,導演一定很傷心沮喪。
Gertjan說:那倒不一定,我想他是最高興的人,因為他將成為焦點。
我說:影展放映常常取消或遲到,也都沒有公告,組織的很差,好的片子也不多,我好失望。
Gertjan說:你不應該失望的,我的意思是,你根本不應該有期望。影展的組織能力很差,有些細節很容易就可以改善的,但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不做,倒是Party他們做的很多也很好。不過說起來,台灣影展的問題,就是太over-organized了。
我說:…………
(談到中國與台灣的政治問題。)
Gertjan說:我喜歡中國,特別是宋庄這個地方。討厭中國和討厭共產黨是兩件不同的事,中國人民也是受苦者,他們也不喜歡共產黨。
Gertjan說:作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你必須想辦法多接幾個工作讓自己能生存下去,這是很正常的。
Gertjan說:保重,我的朋友!
--
待續
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藝遊南非之九:歡迎來南非!
出發前夕,對於南非的治安問題一直非常擔心,也曾和南非友人談及此事。對方總是說:「世界上哪一個地方不危險?重要的是你如何照顧自己,不要讓自己看起來像一個觀光客那樣,把相機、珠寶掛在脖子上,那等於是自殺,等別人來搶你!」
話雖如此,但我心中的困惑是,作為一個黃皮膚黃面孔的東方人,到了以黑人為主的南非,縱然我非常低調樸實,但究竟要如何掩飾自己是觀光客的事實?
這個問題似乎無法克服,只能在南非當地尋找答案。
到達南非後,實際的情況是,無論你走到哪,都會有非常多人將目光投向你,友善的人對你微笑,但更多人是面無表情的看著你,也有人故意跑來跟你講中文,嘲笑你是Chinese,跟你要錢,或擺出李小龍功夫的樣子調侃你。
每每遇到騷擾,只能埋頭快步走。在南非街頭,每間商店都貼有保全的標誌,並用鐵欄杆將自己層層包圍起來,富裕的住家也都設有電網、保全設備,甚至有保全人員帶著長槍看守住家;而奇怪的城市景象是,路邊總是有一大堆人站在那面面相覷什麼也不做,有的人是保全、清潔工,但有更多的人是無業者或浪人。
走在街上的我常常被注視,心中有很強的不安感,走路常走的很快,相機不敢拿出來拍照,一旦有人靠近就必須提高警覺,時時防備;晚上六點之後,天色暗了,整個城市宛如鬼城,人都去哪了呢?空曠安靜的令人戰慄,旅遊指南上寫著:「晚上八點之後最好不要出門,出門請選搭計程車。」某次我想走路回住處,卻被影展工作人員勸阻了,她堅持我必須搭車。
在大城市中,唯一放鬆的時刻是晚上回到住處後的獨處時間;花園大道小鎮上治安相對好一些,但白天與晚上的景象、人潮落差仍非常大。
這一路上一直是幸運平安的,沒有遇到任何危險的事情,一直到第35天左右,到了德班(Durban)之後,我寄住在朋友JACK的父母家,JACK爸爸熱心地開著車載我去認識環境和私人景點,開了約半小時後,到非常非常偏遠的海邊,通過一條羊腸小徑,就到了可從岩石上的遠望大海。
由於非常偏遠,停車時,附近只有一台灰色轎車在移動,車上坐了兩位彷彿是中東移民男性,皮膚灰灰的;我問JACK爸爸,我們要下車多久?他回答只是一下子而已,我便把我的書包放在座位下方,並用黑色外套蓋著,只帶了相機下車。
走到海邊後,景色好美,但風也好大好強,有幾個人正釣著魚,我拍了幾張照片。約五分鐘後,我們回到車上,然後……
副駕駛座的窗戶竟被打破了!碎玻璃掉的滿地都是,而我的書包被奪走了,裡頭沒有現金,但有我的手機、錄音筆、Ipod Touch、和三張提款信用卡;JACK爸爸直喊夭壽,喃喃自語地說車窗應該是打不破的才對呀,這是他們定居南非後第一次遇到這種事。
JACK爸爸很自責,覺得應該要告訴我把包包帶下車去,我也很自責,但也只好認了,因為明明知道東西不該留在車上的,可是這地方真的好偏遠,附近也都沒有人,實在太掃興了。
我們趕緊回家,JACK媽媽安慰我們,給我喝茶吃水果收收驚。幾天過後,車子回到車廠去修理,才發現這台才買三年的BENZ房車,當初購買時,是有加上防破玻璃的費用,但工人卻忘了貼上這一層防破貼紙。
聽到這些,當下我只有一個念頭:「歡迎來南非!」
--
待續
話雖如此,但我心中的困惑是,作為一個黃皮膚黃面孔的東方人,到了以黑人為主的南非,縱然我非常低調樸實,但究竟要如何掩飾自己是觀光客的事實?
這個問題似乎無法克服,只能在南非當地尋找答案。
到達南非後,實際的情況是,無論你走到哪,都會有非常多人將目光投向你,友善的人對你微笑,但更多人是面無表情的看著你,也有人故意跑來跟你講中文,嘲笑你是Chinese,跟你要錢,或擺出李小龍功夫的樣子調侃你。
每每遇到騷擾,只能埋頭快步走。在南非街頭,每間商店都貼有保全的標誌,並用鐵欄杆將自己層層包圍起來,富裕的住家也都設有電網、保全設備,甚至有保全人員帶著長槍看守住家;而奇怪的城市景象是,路邊總是有一大堆人站在那面面相覷什麼也不做,有的人是保全、清潔工,但有更多的人是無業者或浪人。
走在街上的我常常被注視,心中有很強的不安感,走路常走的很快,相機不敢拿出來拍照,一旦有人靠近就必須提高警覺,時時防備;晚上六點之後,天色暗了,整個城市宛如鬼城,人都去哪了呢?空曠安靜的令人戰慄,旅遊指南上寫著:「晚上八點之後最好不要出門,出門請選搭計程車。」某次我想走路回住處,卻被影展工作人員勸阻了,她堅持我必須搭車。
在大城市中,唯一放鬆的時刻是晚上回到住處後的獨處時間;花園大道小鎮上治安相對好一些,但白天與晚上的景象、人潮落差仍非常大。
這一路上一直是幸運平安的,沒有遇到任何危險的事情,一直到第35天左右,到了德班(Durban)之後,我寄住在朋友JACK的父母家,JACK爸爸熱心地開著車載我去認識環境和私人景點,開了約半小時後,到非常非常偏遠的海邊,通過一條羊腸小徑,就到了可從岩石上的遠望大海。
由於非常偏遠,停車時,附近只有一台灰色轎車在移動,車上坐了兩位彷彿是中東移民男性,皮膚灰灰的;我問JACK爸爸,我們要下車多久?他回答只是一下子而已,我便把我的書包放在座位下方,並用黑色外套蓋著,只帶了相機下車。
走到海邊後,景色好美,但風也好大好強,有幾個人正釣著魚,我拍了幾張照片。約五分鐘後,我們回到車上,然後……
副駕駛座的窗戶竟被打破了!碎玻璃掉的滿地都是,而我的書包被奪走了,裡頭沒有現金,但有我的手機、錄音筆、Ipod Touch、和三張提款信用卡;JACK爸爸直喊夭壽,喃喃自語地說車窗應該是打不破的才對呀,這是他們定居南非後第一次遇到這種事。
JACK爸爸很自責,覺得應該要告訴我把包包帶下車去,我也很自責,但也只好認了,因為明明知道東西不該留在車上的,可是這地方真的好偏遠,附近也都沒有人,實在太掃興了。
我們趕緊回家,JACK媽媽安慰我們,給我喝茶吃水果收收驚。幾天過後,車子回到車廠去修理,才發現這台才買三年的BENZ房車,當初購買時,是有加上防破玻璃的費用,但工人卻忘了貼上這一層防破貼紙。
聽到這些,當下我只有一個念頭:「歡迎來南非!」
--
待續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藝遊南非之八:PE的藝術造城
這條藝術路線,名為「Route 67」,沿途共有67個藝術景點,有些仍在興建中(網址:http://www.mbda.co.za/route67.html#),政府力捧要與觀光結合,成為PE最著名的景點。(導覽網址:http://www.mbda.co.za/images/route67/Route%2067.pdf)
這個藝術造鎮計畫,以曼德拉美術館為起點,公共圖書館為終點,規畫了一系列公共藝術地圖,沿途上也有曼德拉於不同年代所說的語錄,可視為指標一步步往前進,對比於強調「文創」的台灣,PE則展現了以藝術造城的強烈企圖心,也讓整個城市都沉浸在藝術文化當中。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藝遊南非之七:火車練習曲
在南非我總共搭過三次火車,第一次是在開普敦,上網查到Woodstock這個地方有許多塗鴉,發現火車只要一站就可以抵達,於是就前往開普敦火車站搭乘。
南非的火車有分幾種,像是藍色列車便是世界聞名的長途列車,車票也非常非常昂貴,車上彷彿一個豪華包廂,應有盡有;而我所搭乘的,較像是一般居民乘坐的「區間車」,有不同路線,提供住在市郊的人來回。 我先是在網站上查好時刻表,趕緊到車站去買票搭車,Woodstock距離開普敦只有一站,車程約三分鐘,單程車票約8蘭特。去程一切沒問題,指示也都很清楚,但回程遇到了一些問題。
Woodstock的車站很小,一個天橋貫穿所有月台。我向售票員好票後,卻完全找不到時刻表,也找不到指示牌,到底車會從哪個月台進站完全不曉得。進站後,我向站員詢問,他們向我指了一個方向,說等一下往開普敦的車,是往這個方向的,去第四月台搭就對了。
我看了一下第四月台,非常遲疑,因為第四月台幾乎沒有人在等車。但站員則繼續說,下去就對了,並揮手叫我下去。我於是和另一位路人一起下去等車。
等了約五分鐘後,車子來了,而且是正確的方向,但車子卻是從第三月台進站的;我和路人趕緊拔腿快跑,先走上樓梯然後再衝下去第三月台,驚險地搭上車。這時我也沒時間去和站員理論,只是突然意識到,絕大多數的乘客,大家進站後都在天橋上等待,沒有太多人下去月台,似乎他們是在判斷車子來的方向,然後才走往對的月台。
這也算是一個奇特的經驗吧。我在火車上安靜地坐著,由於我搭的時間也非上下班尖峰時間,一點也不擁擠,除了大家會特別注視我之外,一切都很順利。
第二次和第三次搭火車,則是在德班。由於我借住朋友父母位於La Lucia的家,
要去市中心非得開車不可,但每天麻煩他們實在很不好意思。我上網查到最近的火車站是Red Hill,步行約一小時,於是展開了我的冒險路程。
按圖索驥,走了一小時後發現了車站,是一個非常小非常克難的車站,但站員卻對我說,這邊不能搭車去德班,你只能搭反方向去另一個車站然後再轉車,比較麻煩。
阿?這個車站是單向的?也太詭異了吧。
站員看我不死心,跟我說可以去路邊搭計程車。我問搭一趟多少錢,她說5蘭特,很便宜。
怎麼可能那麼便宜?我再確認一次,原來她指的計程車,是當地人常搭乘的Mini Bus,當地華僑俗稱「小黑巴」,會在路上隨叫隨停,沿路撿客人的私營廂型車。這種車在路上非常普遍,路線圖存在於司機和常客的腦中,是當地黑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因為車子常常橫衝直撞,車長常常對外拉客喊叫,難免給人不好的印象。
我記得旅遊書上寫說旅人最好別搭乘這種車。而站員居然說,來,我帶你去,就在路邊招來了一輛,並且告訴司機我的目的地,叫我一切別擔心,上車吧。
我帶著緊張的心情上車,路上沿途撿客,整輛車都客滿了,大家安靜耐心地並排坐著,約15分鐘後我的目的地到了,車長告訴我可以下車了,結束了這段新奇的旅程。
我在市區亂逛幾個小時後,到了火車站決定試著搭車回家。有了前車之鑑,買好票後,連續問了好幾位乘客,確認好車子來的方向與時間,記得一位藍眼珠的黑人告訴我,就跟著我吧,走這邊。
沒多久火車來了,我與藍眼人一起進入第一車廂,上車後的景象我簡直難以置信,非常震撼,大家不約而同用不友善的眼神看著我,我則假裝一派輕鬆,不敢坐下,站在車門附近,觀察著大家。
面對面的座椅上,有好幾個人抽著菸,整個車廂煙霧瀰漫,他們大聲的聊著天,有兩個人則在座椅上販售捲菸,好多人跑過來買,整個車廂都是男性;同時,也有好幾群人將報紙攤開鋪在地板上,開始打起撲克牌,輸贏是有賭注的;加上穿梭車廂間叫賣的小販,有賣水、蘋果、餅乾點心、優酪乳、糖果的,整個車廂非常喧鬧。
藍眼人走過來問我說,要坐嗎?要抽菸嗎?我謝謝他的好意,繼續站在原地,心裡則是非常緊張不安,好像誤闖了別人家的派對,來了不該來的地方。
我完全沒辦法想像火車上居然可以抽菸和打牌,太震撼了。
15分鐘的車程變得漫長且難耐,我也看見其他乘客上到這個車廂後,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有一些女乘客則是一進來,馬上就到其他車廂去了,可見此車廂流露出某種排外的男性氣息。
我則是一動也不敢動,祈禱車子趕快到站,以免被人找麻煩。偏偏車子內沒有廣播系統,得一直注意窗外才不會下錯站。
終於,Red Hill站到了,我趕緊跳下車,深深呼了幾口氣。才發現第二車廂傳出歡樂的歌聲,而第三車廂好像有人在跳舞似的,非常熱鬧。我的想像是,原來每個車廂都是一個主題派對!是他們下班後放輕鬆的交誼場所。
第三次搭火車,同樣也從德班市中心到Red Hill,我一直有種不怕死的心態,想試試看別的車廂,想知道他們是否真的在車上唱歌跳舞,或是有其他有趣的事。
但這次我則搭到了最後一個車廂,兩位看起來有印度血統的黑人示意要我跟著他們,上車後一切都很平靜,多數人閉目養神,而火車則是開開停停,原本15分鐘的車程開了40分鐘。我隔壁的阿伯看到叫賣餅乾的攤販來了,買了一兩包送給對座的小孩吃,媽媽則點頭致謝。這是這趟火車之旅最美麗的瞬間。
之後,我將這段歷程告訴南非的朋友,他們甚至不曉得當地有火車可搭,並說我也太大膽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大膽,但在那樣的情境下,確實激起我了想要探索、冒險的意圖。我很幸運,一切平安,這段火車練習曲,成為我最難忘的南非回憶。
--
待續
南非的火車有分幾種,像是藍色列車便是世界聞名的長途列車,車票也非常非常昂貴,車上彷彿一個豪華包廂,應有盡有;而我所搭乘的,較像是一般居民乘坐的「區間車」,有不同路線,提供住在市郊的人來回。 我先是在網站上查好時刻表,趕緊到車站去買票搭車,Woodstock距離開普敦只有一站,車程約三分鐘,單程車票約8蘭特。去程一切沒問題,指示也都很清楚,但回程遇到了一些問題。
Woodstock的車站很小,一個天橋貫穿所有月台。我向售票員好票後,卻完全找不到時刻表,也找不到指示牌,到底車會從哪個月台進站完全不曉得。進站後,我向站員詢問,他們向我指了一個方向,說等一下往開普敦的車,是往這個方向的,去第四月台搭就對了。
我看了一下第四月台,非常遲疑,因為第四月台幾乎沒有人在等車。但站員則繼續說,下去就對了,並揮手叫我下去。我於是和另一位路人一起下去等車。
等了約五分鐘後,車子來了,而且是正確的方向,但車子卻是從第三月台進站的;我和路人趕緊拔腿快跑,先走上樓梯然後再衝下去第三月台,驚險地搭上車。這時我也沒時間去和站員理論,只是突然意識到,絕大多數的乘客,大家進站後都在天橋上等待,沒有太多人下去月台,似乎他們是在判斷車子來的方向,然後才走往對的月台。
這也算是一個奇特的經驗吧。我在火車上安靜地坐著,由於我搭的時間也非上下班尖峰時間,一點也不擁擠,除了大家會特別注視我之外,一切都很順利。
第二次和第三次搭火車,則是在德班。由於我借住朋友父母位於La Lucia的家,
要去市中心非得開車不可,但每天麻煩他們實在很不好意思。我上網查到最近的火車站是Red Hill,步行約一小時,於是展開了我的冒險路程。
按圖索驥,走了一小時後發現了車站,是一個非常小非常克難的車站,但站員卻對我說,這邊不能搭車去德班,你只能搭反方向去另一個車站然後再轉車,比較麻煩。
阿?這個車站是單向的?也太詭異了吧。
站員看我不死心,跟我說可以去路邊搭計程車。我問搭一趟多少錢,她說5蘭特,很便宜。
怎麼可能那麼便宜?我再確認一次,原來她指的計程車,是當地人常搭乘的Mini Bus,當地華僑俗稱「小黑巴」,會在路上隨叫隨停,沿路撿客人的私營廂型車。這種車在路上非常普遍,路線圖存在於司機和常客的腦中,是當地黑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因為車子常常橫衝直撞,車長常常對外拉客喊叫,難免給人不好的印象。
我記得旅遊書上寫說旅人最好別搭乘這種車。而站員居然說,來,我帶你去,就在路邊招來了一輛,並且告訴司機我的目的地,叫我一切別擔心,上車吧。
我帶著緊張的心情上車,路上沿途撿客,整輛車都客滿了,大家安靜耐心地並排坐著,約15分鐘後我的目的地到了,車長告訴我可以下車了,結束了這段新奇的旅程。
我在市區亂逛幾個小時後,到了火車站決定試著搭車回家。有了前車之鑑,買好票後,連續問了好幾位乘客,確認好車子來的方向與時間,記得一位藍眼珠的黑人告訴我,就跟著我吧,走這邊。
沒多久火車來了,我與藍眼人一起進入第一車廂,上車後的景象我簡直難以置信,非常震撼,大家不約而同用不友善的眼神看著我,我則假裝一派輕鬆,不敢坐下,站在車門附近,觀察著大家。
面對面的座椅上,有好幾個人抽著菸,整個車廂煙霧瀰漫,他們大聲的聊著天,有兩個人則在座椅上販售捲菸,好多人跑過來買,整個車廂都是男性;同時,也有好幾群人將報紙攤開鋪在地板上,開始打起撲克牌,輸贏是有賭注的;加上穿梭車廂間叫賣的小販,有賣水、蘋果、餅乾點心、優酪乳、糖果的,整個車廂非常喧鬧。
藍眼人走過來問我說,要坐嗎?要抽菸嗎?我謝謝他的好意,繼續站在原地,心裡則是非常緊張不安,好像誤闖了別人家的派對,來了不該來的地方。
我完全沒辦法想像火車上居然可以抽菸和打牌,太震撼了。
15分鐘的車程變得漫長且難耐,我也看見其他乘客上到這個車廂後,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有一些女乘客則是一進來,馬上就到其他車廂去了,可見此車廂流露出某種排外的男性氣息。
我則是一動也不敢動,祈禱車子趕快到站,以免被人找麻煩。偏偏車子內沒有廣播系統,得一直注意窗外才不會下錯站。
終於,Red Hill站到了,我趕緊跳下車,深深呼了幾口氣。才發現第二車廂傳出歡樂的歌聲,而第三車廂好像有人在跳舞似的,非常熱鬧。我的想像是,原來每個車廂都是一個主題派對!是他們下班後放輕鬆的交誼場所。
第三次搭火車,同樣也從德班市中心到Red Hill,我一直有種不怕死的心態,想試試看別的車廂,想知道他們是否真的在車上唱歌跳舞,或是有其他有趣的事。
但這次我則搭到了最後一個車廂,兩位看起來有印度血統的黑人示意要我跟著他們,上車後一切都很平靜,多數人閉目養神,而火車則是開開停停,原本15分鐘的車程開了40分鐘。我隔壁的阿伯看到叫賣餅乾的攤販來了,買了一兩包送給對座的小孩吃,媽媽則點頭致謝。這是這趟火車之旅最美麗的瞬間。
之後,我將這段歷程告訴南非的朋友,他們甚至不曉得當地有火車可搭,並說我也太大膽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大膽,但在那樣的情境下,確實激起我了想要探索、冒險的意圖。我很幸運,一切平安,這段火車練習曲,成為我最難忘的南非回憶。
--
待續
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藝遊南非之六:Woodstock的塗鴉造鎮
Woodstock位於開普敦市郊,搭區間車前往約三分鐘,這裡距離西開普敦大學並不遠,鐵路將這裡一分為二,北邊是大量的工廠區,工人們可從四面八方搭火車來這裡上班,南邊則是新興的住宅區。
由於這裡離大學不遠,政府有意以藝術來改造這個地方,增加其觀光和藝術氣息,遂邀請了大量的塗鴉藝術家進駐,完成了大量作品,希望能讓這個地方煥然一新,打造新的氣象。 我在網路上意外發現許多南非塗鴉作品都來自於這裡,便臨時起意搭火車前往。
某些當地人熱心地介紹塗鴉所在,他們也都說喜歡這些塗鴉,讓他們居住的地方顯得更有活力、更美麗。
--
待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