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看見台灣》,見與不見

《看見台灣》是台灣紀錄片中少見的異數,一來是其製作規模與預算,九千萬台幣的預算已可比擬國際上大型的生態或環境紀錄片,二來其採取「全片空拍」的模式,究竟該如何展開電影敘事,成為眾人好奇的焦點,畢竟,空拍景象之浩瀚壯麗,已可從導演齊柏林的平面攝影集中略窺一二。

《看見台灣》的開場,即讓觀眾以一種前所未見的高度與角度,從高空中俯瞰台灣這座島嶼。無論是山谷、森林、河流、海洋,從高空向下望去,大自然確實有著無與倫比、震撼人心的美麗;接著影片開始標註地名,給予難以辨認的地域一個個確切的名字,讓觀眾得以認知該地景。然後,旁白出現了:「不要懷疑,這就是台灣。如果你沒有看過,是因為你站得不夠高!」

對台灣觀眾來說,這旁白再熟悉不過,是吳念真的聲音。但比起清楚的地景標示,片中並沒有清楚說明這位旁白者是誰,其說話方式也不是「第一人稱」,而是以「第三人稱」的口吻展開。

也就是說,吳念真在片中代表的並不是「我(個人)」,其個人性被抹除後,反而讓影片旁白的使用,更接近許多宣傳片慣用的「上帝之音(voice of God)」手法,即從畫面之外傳來(不知是誰,與畫面也無關),帶有權威感的解釋性旁白,再加上《看見台灣》空拍的特殊角度,影片漸漸營造出一種「全知觀點」,亦回應了「站得不夠高」這樣的說法。(但誰有能力能夠站那麼高?站這麼高的意義為何?)

而《看見台灣》的結構,可簡單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看見島嶼的美麗,再來呈現傷痕與問題,最終則提供一個解答或看法。

美麗,指的是台灣的山林與自然之美;問題與傷痕,是過度開發、盜採砂石、水土問題、地層下陷、工業汙染等等;解答或看法,是片中提到的兩位有機農家,洪箱與賴青松,他們以自然農法耕種,善待自然。片尾則安排了原住民小朋友登上玉山山頂唱「拍手歌」,他們還拿出了中華民國國旗對著鏡頭揮舞。

這套敘事方法,在看見「壯觀的美麗」時,可以選擇感性的讚嘆,就像是抒情散文般,讓人感同身受;可是在呈現問題與衝突時,其旁白解釋/解說所給出的答案,某種程度上卻阻斷了觀眾的思考,削弱了影片的想像空間,變相地不希望觀眾知道,不鼓勵思考,完全體現了評論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tang)曾說過的:「你說得越多,我知道的越少。」



換句話說,當論述邏輯被去政治化後,片中每每陳述問題時,其答案都回到一種反諸個人的的道德勸說,在意小奸小惡,卻沒有大是大非,如同旁白所說:「在每次災難後,人們怨天、怨地、怨政府,那自己呢?」,「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共識的問題」,「環保問題與經濟發展是永遠的矛盾對立與無解。」

只是,底層的人們何辜?片中將環境禍端直指養殖漁民、彎腰農民、盜採砂石業者等等,但到底是誰默許縱容?誰的政策失當?那些對國土規劃、對環境保護、對不法情事最該負責的規劃者、管理者、決策者、權力者,在這樣的「選擇」下,在所有問題都被簡化成每個人的問題與無解的情境下,真正造成問題的原兇們,在片中也就安全隱身了。

當然,對紀錄片/電影而言,「看見」肯定是重要的,齊柏林所採取的「看見」,亦帶有一種眼見為憑的直接意義。《看見台灣》中帶領觀眾看見的,大多的是一種現象或表面結果,但任何狀態都不是一天或一人造成的,特別是環境災害與汙染。當意識到問題後,導演如何「行動」,採取什麼作為,提供什麼樣的檢視角度,其實正是紀錄片中最珍貴的片刻。

可惜的是,《看見台灣》的攝影機始終停留在空中,看似提出問題,但無力也無欲探索,過於簡單的衝突論和答案,無法推展論述的深度。濫情的關懷,最終目的只是教導我們記得去愛。

因此,《看見台灣》中最弔詭的是,影片大量地利用各種影音手法,越要強調「看見」的同時,當看見與聽見的越多,其實也就凸顯了更多「沒看見/看不見/視而不見」的真實,就像是政策失當、官商勾結、環境法律…等等結構性問題;而這些真實,雖然無法直接看見/不容易看見,但相較之下,卻來得更貼近現實,因為這些「無所不見」的權力運作,才是深深影響著台灣這座島嶼的核心。

從這個取向上看,片中「看見」的意義顯得虛妄,或許,「看不見」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這對抱著對台灣的愛而拍攝、標榜「看見」的《看見台灣》來說,無疑是一大諷刺。

而關於「看見/看不見」的思考,則讓人聯想起日本導演藤原敏史的紀錄片《無人地帶》(2012)與藝術家姚瑞中與LSD一起進行的「海市蜃樓(蚊子館)」系列作品。

 

《無人地帶》拍攝福島核災後核電廠周圍20公里的禁止進入區,片中不停地反思與質疑影像「眼見為憑」的意義,旁白說到:「沒被影像記錄下來的事就不存在,但就算被記錄下來後,這些影像又能代表什麼?」尤其,不只因為輻射是看不見的,災難是可以復原的,而是那些真正發生嚴重災難的地方,或許根本不會有影像傳出。

而「海市蜃樓」系列作品,除了是一項調查報導外,也是一種藝術行動,其僅僅是拍下蚊子館的照片與寫下資訊(名稱、地點、日期、造價),沒有多餘的解釋或說明,但藝術的轉化能力,卻狠批和現形了那些看不見的,政府政策的荒謬,以及背後可預見的各種骯髒事。

這兩份作品所延伸的,不僅僅只有情感,可貴的是他們的立場、態度、思考及行動。

回到《看見台灣》,這無疑是一部載著滿滿的愛的作品,情感豐沛,愛自然、愛土地、愛台灣,也企圖以這樣的作品和胸懷感染觀眾。但愛並不是立場,也不是態度、思考或行動;相反地,如果我們把愛當成唯一的觀點時,很多時候,愛就成了一種鄉愿與濫情,一種對討論與究責的阻礙。

就像片尾原住民小朋友在玉山上唱歌跳舞,在山頂上揮舞國旗,最後字卡上寫著:「讓我們一起努力,把家園變得更好。」這些帶有宣示性的溫情安排,一筆勾銷了影片點出的所有問題,反而讓影片充滿教化意味(讓人想起六0年代的政治宣傳影片手法,充滿了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並以歡愉歌舞與口號標語規避現實問題),流於情感的召喚,加上其敘事方法,讓整部作品降格為具有濃厚宣傳性質的紀錄影片。

小說家約翰‧賈德納(John Gardner)曾說:「每件事都會逐漸逝去,唯有選擇除外。」

對《看見台灣》而言,空拍是一種物理高度和拍攝企圖,但卻不是作品格局與深度,其決定性的關鍵從來都不在於有多高、有多愛,而在於見與不見,以及永遠無法迴避的,選擇與不選擇,如何選擇。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走進「視而不見」的世界(核電影影展,策展人的話)


2011年10月,我到日本距離福島僅一小時車程的山形參加紀錄片影展,某天,友人載我們到山丘上俯瞰山形市區風景,一切是如此平靜而美麗。微風吹來,當下的我既困惑又震撼,因為無論怎麼想像,都無法想像核災在半年前才剛發生。

在知識理性上,我們都知道核災的嚴重性,但身處其中,卻充滿了感知上的矛盾。不像那些顯而易見的巨大災害,無形的輻射傷害,日以繼夜不停散播,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僅能在看似平靜的如常生活中,對抗一點一滴累積的傷害,但卻無力改變什麼。嚴重的災區被禁止進入,成了無人地帶,沒有人知道那裡怎麼了, 在封鎖線外,人們開始遺忘。

策劃「核電影(影展)」的原初構想由此而生。電影是「經驗」的藝術,有力量描寫與捕捉現實,透過聲音和影像,我們終於有機會跨過那道封鎖線,踏入禁區,隨著電影尋找真相,一起行動,感受與「核」有關的,那真實又荒謬的情境。

本屆影展,共選映了19部與「核」息息相關的作品,電影著重的不是關於核的知識,或是擁核/反核的論述,而是強調那些與核共存的人、動物、自然,呈現他們被牽動的生命,他們的心境與狀態,誘發我們去思考有關未知的核的未來。



像是德國片《家有核鄰》中那些抗爭了半輩子的人們,在福島核災後,德國政府終於宣布廢核;《夾縫中的天使》裡的阿嬤,堅持一輩子不肯搬離, 在大家都搬走後,孤獨地對著墓地獨語;《無人地帶》裡,核汙災區的農夫死守已枯竭的農地,老夫妻仍企圖重建家園;《祝之島》的淳樸居民,早已把反核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台灣,談論核能議題常常陷入失焦泥沼中,淪為政治或經濟議題,真相也被各種力量操弄隱瞞。但,面對這些,並不表示人們就是無措無力的,除非是對許多事情「視而不見」。

諷刺的是,輻射的確是「看不見」的。

因而核電影(影展)所要做的,正是要透過電影,邀請大家走進來,睜開雙眼,用行動參與,一起觀看這個早已/可能/即將「視而不見」的世界,尋回人之所以為人的另一個核(心)。


--
核電影:http://zeronuke.gcaa.org.tw/filmfestival.php
11/22─12/1「松山文創園區」
12/14─12/29「新北市府中15 紀錄片放映院」



零核時代,不核作運動 :http://zeronuke.gcaa.org.tw


--
單元一: 希望之國與311

開幕片
無人地帶
No Man’s Zone
藤原敏史│2011│日本│105 min.│普遍級│台灣首映

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電廠因海嘯發生爆炸,政府立刻撤離方圓12公里內的所有人,將這裡設為「禁止警戒區」,不許任何人進入。但事實上,除了瓦礫殘骸外,這裡還有人不顧輻射外洩,農人守護著乾枯的田地,老夫婦仍想重建自己的房子,一切竟是如此荒謬又現實。藤原敏史說:「不知為何,這些與核災直接相關的人們似乎完全被忽視了。」




A2-B-C
Ian Thomas Ash │2013│日本│71 min.│普遍級

科學為人類帶來度量世界的客觀標準,但有心人卻以客觀凌駕人性,以數據掩蓋事實。福島核災發生的18個月後,除汙工作投入大量金錢與人力,不斷進行,政府聲稱生活已恢復原貌,但事實是,無形的威脅仍然存在,孩子們開始出現各種症狀。這時,孩子的母親們,挺身而出,決心揭露政府刻意忽略的真相。




祝之島
Holy Island
纐纈AYA│2011│日本│105 min.│普遍級│台灣首映

一千年前,有一群人經海上漂流來到祝之島,在此落地生根,以農耕和捕魚為主,世世代代平靜地生活著。有一天,來了另一群人,計劃在附近設置核電廠,自此,抵擋核電廠興建成為島民們的日常行動。導演第一次拜訪該島時,驚豔於島嶼居民驚人的生命活力,數年後,她拿起攝影機回到島上,見證這場歷時28年,仍持續進行的生命拔河。




再看我一眼:被遺忘的動物們
Returning their Gaze –Animals of the Great Earthquake
宍戸大裕│2013│日本│104min.│普遍級│台灣首映

福島311地震後,出身東北宮城縣的導演,回到了滿目瘡痍的故鄉。六百多個日子裡,他蹲下了身,記錄災後動物的處境,有的流離失所、有的飢寒交迫。攝影機關照了那些因寵物遇難而生活頓失重心的人們,也目擊了冒險潛入禁區援救動物的故事。不高舉批判為鏡,只是引領你我走入災難深處並感受真摯之情,重新以他們的角度來審視這場災難。



人民的聲音(核四篇)
Voice of the People
李道明│1991 │台灣│15 min.│普遍級

90年代的台灣正處於經濟起飛、政治解嚴,各種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之際,隨著工業的急遽發展,環境污染的累積也一日比一日嚴重。本片紀錄了在90年代的時空下,人民如何找到方式,勇敢吐露自己的心聲。






貢寮你好嗎
How Are You, Gongliao?
崔愫欣│2004│台灣│89 min.│普遍級

一個年輕船員在等候出海的空檔來到了小漁村,誰知一場意外將原本爭取公義的吼聲吞沒,26歲的他失去自由,小小漁村經歷前所未有的政治監控…。多年後,一位外地年輕人拿著攝影機來到這裡,面對始終不曾停歇的驚濤駭浪,將這一群討海人的無悔青春與意志娓娓道來,化為一封封的問候……



單元二:核殤記憶


夾縫中的天使
An Angel in Doel
Tom Fassaert│2011│荷蘭│76 min.│普遍級│台灣首映

Doel是比利時的小城,十七世紀時以風力發電聞名,但如今卻被夾在核電廠與開發中的安特衛普商業大港之間,失去了原來的風土面貌;大多數的人已離開這裡尋找新天地,但有幾位居民堅持不走,75歲的艾蜜莉是他們的領袖,他們捍衛著自己的生命和權利。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城不死,但卻越來越凋零,艾蜜莉餐桌的座上賓也越來越少。



核爆青春
The Could
Gregor Schnitzler│2007│德國│104 min.│普遍級

生命的分叉點可能出現在每一刻,有的會帶領你品嚐生命的喜悅,有的卻會引你逼視生命的幽暗,而當兩者同時出現時,又該如何選擇?十六歲的少女Hannah,與媽媽和弟弟住在一個溫馨的德國小鎮,生活圍繞在學校、戀愛的無憂青春裡。當她與同班同學Elmar躲在空教室裡一吻定情的同時,一個不尋常的警報鈴突然響起……



核你到永遠
Into Eternity
Michael Madsen│2010│丹麥、芬蘭、瑞典│75 min.│普遍級

芬蘭的偏遠地區,一項的挖掘地底隧道的龐大工程正在默默進行。人們為了封存自己所製造出來的怪物─具有高度放射性的核能廢料,必須建立一個絕對安全、經得起任何氣候變化的地道,安然度過至少10萬年。但未來充滿各種不確定性,假若戰爭再次發生,文明經過大浩劫,封印的警示真的能阻擋人類的好奇心嗎?我們是否為後代埋下了無可挽回的災難?



烏拉山變形記
Metamorphosen
Sebastian Mez│2013│德國│84 min.│普遍級│台灣首映

「我很害怕輻射,但生活中卻無法感受它的存在。」當地居民這麼說。1957年9月29日,俄國烏拉山因核武工廠事故,發生了足以比擬車諾比事件的核污災難,但世界上卻無人知曉,當地居民彷彿遺世獨立,默默承受這場災難。本片以風格化的電影語言呈現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輻射,並描繪大自然與人們遭逢災難時流瀉出的生命力。



核廢人生
Nuclear Waste
Miroslav Slaboshpitsky│2012│烏克蘭│23 min.│限制級│台灣首映

一對小夫妻住在車諾比,丈夫的工作是開著貨車運送核廢料,妻子在輻射去污洗衣店工作。兩人如同時鐘的時針與分針,畢恭畢敬地撥動鐘面每個刻度,嚴謹地遵守生活。但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必須上緊發條,規律地轉動?



家有核鄰:德國反核抗爭史  
The Thing Next Door - About Resistance Against a Nuclear Power Station
Antje Hubert│2012│德國│96 min.│普遍級│台灣首映

《貢寮你好嗎》德國版。1973年,德國預定在埃貝河(Elbe River)旁興建核電廠,小鎮居民們一夕間人生轉向,展開漫長的反核抗爭路,儘管大規模抗爭不斷,該電廠仍在1986年車諾比核災後一個月啟用。人們失望,抗爭漸息,只剩下居民們「與核為鄰」;轉眼25年過去了,日本福島核電廠爆炸,德國宣佈「廢核」政策,回首來時路,這些已成為高齡公嬤的居民們,是怎樣的心情?



單元三:核擊:動畫實驗選


核爆之花
Moab
Keren Zaltz│2012│以色列│3 min. │普遍級│台灣首映

不論是好萊塢電影或是記錄影片中,核彈爆炸畫面早已透過各種影像展示在我們眼前,影片作者收羅了各種媒介的核爆影像,將之堆疊、交融,核爆影像仿佛一朵朵花,接連地綻放,眼前影像是美是惡?作者藉此提出了影像本質的大哉問。





車諾比的故事
Leonid’s Story
Rainer Ludwigs│2011│德國、烏克蘭│19 min.│普遍級

一對平凡的夫妻為了追尋更美好的生活而搬至車諾比核電廠附近的村莊,卻意外經歷此生最大的災難。片中交織著這對夫妻的口述、手繪動畫、照片拼貼、與真實新聞片段,在鋼琴聲的伴奏下,緩緩道出1986年車諾比核災人民的深層記憶與傷痛。



末日地道
Fairlights 
Ilinca Höpfner & Helge Henning│2013│德國│10 min.│保護級│台灣首映

小女孩自房間牆上的插座發現了一座由核電產業所經營的遊樂場,隨著她一步一步走著,原本迷人的光景卻變成駭人的夢靨,她忽然間明白,除了眼前更黑的黑暗,她已無路可逃。此片由搖滾樂手Nick Cave擔任旁白,以迷幻懾人的口吻,煽動小女孩進入深邃的地道。



死亡森林鳥男孩
Birdboy 
Pedro Rivero & Alberto Vázquez│2010│西班牙│12 min.│普遍級

一道突如其來的光火改變了小小丁琪的生活,原本溫暖幸福的早晨卻變成無法逃離的噩夢,災難摧毀了可見的事物,也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以及曾經相信的夢想。不起眼的鳥男孩與可愛的小小丁琪,該如何面對未來?



福島繪影
Drawings for Fukushima
Christophe Ballangé │2012│法國│2 min.│普遍級│台灣首映

經歷偌大災難之後,你會如何描繪你的臉?作者利用極簡的線條與驚人的節奏感,刻畫受創心靈那深邃複雜的精神樣貌。









福島少女阿比塔
ABITA. Children from Fukushima
Shoko Hara & Paul Brenner│2012│日本、德國│4 min.│普遍級│台灣首映

少女阿比塔拿著畫筆,在畫紙上彩繪著,房間一幅幅的作品,鮮活生動。她悠遊於畫中世界,漫步於美景中,也化為蜻蜓,穿梭於盛開的櫻花景致;傾刻間,巨大的陰霾覆上,原有的綺麗色彩消散殆盡,蜻蜓失去了輕盈,世界不再開闊,僅剩下四面灰白的牆,還有嗶嗶嗶的機器聲響。 



20萬亡靈
200000 Phantoms 
Jean-Gabriel Périot│2007│法國│10 min.│普遍級│台灣首映

影片展示廣島原爆前後與重建完成後一系列的照片、影片,在不斷疊生的影像、縈繞的音符、詩意的朗頌中,人們記起了什麼?又遺忘了什麼?導演擅於解放文獻影像,賦予新意,精於以電影語言書寫回憶的能耐,不禁令人聯想起他的法國導演前輩克里斯馬克與亞倫雷奈。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藝遊:我在南非的50天│台南分享會











藝遊:我在南非的50天│台南分享會
分享人:林木材(影評人、策展人)

時間:2013年11月16日(六) 19:00─21:00
地點: Room A(咖啡館)
地址:台南市西門路一段607號三樓(樓梯在南寧街口)
入場費:100元,自由入座(提供現煮好喝的自助式飲料)
連絡電話:06-2209797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on.RoomA

2013年6月,我獲選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海外藝遊」專案,補助年輕人到其他國家體驗。基於某種原因,我選擇了「南非」,一個大家都很訝異的國家(其實連我也是),主要是去參加紀錄片影展、藝術節與電影節,共計50天,想從藝術活動中體驗南非的文化與歷史,想知道他們如何走過傷痛,面對歷史。

但事實上,我不愛旅行,怕東怕西,這是我第一次獨自旅行。當抵達南非的那一刻起,心情早已變成,別管什麼藝術了,這50天該怎麼渡過?我開始焦慮地每天在外晃遊亂走,卻因此意外遇見許多風景。日子一天天過去,漸漸地,我想,或許,我好像明白了些什麼。


分享者簡介:

林木材,1981年出生於台南,電影文字工作者,專注於紀錄片評論,文章散見報章雜誌與網路,並從事紀錄片推廣工作,包括編輯、採訪、選片、演講、出版、策展...等,亦曾走訪多個國際紀錄片影展,著有部落格「電影‧人生‧夢」與《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




--
贊助單位:國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