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8日 星期三
我先偷看的民族誌幾部片
說說我先偷看過的四部影片。
這一年來,我驚喜的發現紀錄片在所謂「客家」的這個類域上,有著很不可思議的成長,不論是在關於紀錄片攝製、賞析的課程開設,或是在將紀錄片題材鎖訂於「客家族群」的,都有著明顯數量上的增加。
這次得以先觀賞吳平海導演拍攝的兩部關於新移民女性的紀錄片(兩部同時入圍民族誌影展)《謝婷與她的歌》和《漂洋過海的家》,不禁驚喜著一個男性導演居然也能將片裡的外籍女性刻畫的如此細膩,而影片也確實替我開了一扇關於新移民女性的知識之窗。
已解散的交工樂隊曾有一首描寫越南新娘的歌曲「日久他鄉是故鄉」,歌詞中寫到:「朋友辦,識字班,走出角落不孤單。識字班,姊妹班,讀書(識字)相聯伴。姊妹班,合作班,互信互愛相救難,合作班,連四方,日久他鄉是故鄉。」
這段歌詞恰恰是《漂洋過海的家》最好的註解,影片追蹤了外籍新娘在「家鄉」與「台灣」的生活狀況,除了比較差異性之外,也更讓觀眾聆聽這些移民女性的心聲。我非常驚訝她們的國語竟然講的如此流暢,甚至更有的人當起了語言的老師,教導著台灣民眾她們(東南亞)的母語,這不也是一種可喜的文化交流嗎。而另一部只有18分鐘的《謝婷與她的歌》也同樣的觸及了鄉愁、語言、以及不同文化的衝擊面,利用歌曲串起整部影片的架構,雖然短,但卻緊密扎實。觀賞完這兩部紀錄片後,我認為最可貴的,除了導演用心的田野觀察外,還有影片的內容也敲碎了一般大眾所認為外籍新娘總為是成為台灣社會額外負擔的負面觀念,更證明了外籍新娘其自身的價值。
再來談談《無偶之家,往事之城》。這是由長期關注同志議題的陳俊志導演所拍攝的。曾經有一個著名的電影工作者說過:「如果你能持續紀錄一件事物十年,那這一定會是一部好的紀錄片」。這句話套用在陳俊志身上似乎蠻合適的,或許也因為如此,《無偶之家,往事之城》已經突破以往同志紀錄片總是描寫著要將同志去污名化,或是進到被攝者的內心訴說著外在輿論的龐大壓力,而是逆向而行,將一切自然看待,不畫框自限,歌誦著「情感」(愛情、親情)的偉大。在敘事形式上也更加大膽,近乎跳接的非線性畫面組合,在觀者有意的情形下好似也有種莫名的魅力(這點見人見智)。假如是個陳俊志紀錄片的影迷,或許也可來仔細看看在經過不同政經社會時期其所拍出來的同志紀錄片究竟有何不同之處,怎麼轉型的。
最後,我想介紹一個很特別的片子(我看的很開心)─ 《黑吉米》。這部片描寫著一個美日混血兒,爸爸是個黑人美國大兵,而媽媽則是個道地台灣女性。爸爸在美軍撤退時就回去美國了,於是「黑吉米」就在台灣漸漸長大了,而他還是個同志。
在這部只有16分鐘的紀錄短片裡,或許並沒有那麼深入的去探討原生種族、性別、歷史上的議題,但在利用反諷動畫、溫柔音樂(名音樂人李雨寰的配樂)的串場之下,拋開了原本應屬於黑吉米的沉重行李,成為一部令人笑中帶淚、難以忘懷的散文小品。同時在這個總是缺乏「男性」的成長家庭裡,你也可以仔細注意這個分屬男性、女性的性格是怎麼樣分別發散在不同的家庭成員裡,以及他們如何一路成長的有趣軌跡。
在這屆以「家」為主題的民族誌影展裡,我想社會上若能有更多上述影片(或其他我沒看過的)的主旨和精神能夠漸漸注入,並開始影響著主流的思維方式的同時,我們期待的多元社會,以及對「家」的窄義認知,也能夠更寬廣、開闊。
--
民族誌影展 9/30~10/4 : http://www.tieff.sinica.edu.tw/index.html
2005年9月24日 星期六
《築之夢》:逐誰的夢
《築之夢》不同於過往我看過的重建紀錄片,不僅僅是內容上的差異,最大的不同點則在於這次導演只是一個純粹紀錄者,並未涉入整個過程。
--
一個建築師領著他的工作團隊,遠到九二一受災嚴重的潭南村布農族部落替他們重建房屋。而此時卻剛好碰上了鋼筋、建材的高價時期,在面臨資金短缺又想符合地方特色的同時,謝英俊建築師堅定的說:「我絕對不為他們蓋水泥房子」。而故事也就在沈懷一所唱的《家》,「家,我們要個家…家,我們要個家…」歌聲中開始了。
接著,與會了遠道而來的德國工匠和從全台各地來幫忙的義工朋友們便要開始工作了。而這些人的心底都懷抱著一個「夢」,這個夢很美很美 ─「我們要和他們(災民)『一起』蓋房子」(協力造屋)。這或許就是影片取為《築之夢》的緣故。
我記得片中有個人說:「我們不是給他們資源,而是給予他們想像力」,而這個想像力的交流,就是須透過「協力造屋」的過程來實現,但這所謂的「協力」,在影片中卻也只像是大家共同出賣勞力,看不到一絲絲任何觀點與想像力的交流,頂多只是看到一名女工作人員(小至)與居民相互協議著蓋屋的定點。
而至於影片文案中所提到的許許多多的絃外之音,包括「傳統vs.現代」、「原vs.漢」、「第一世界vs.第三世界」、「商業vs.非商業」、「技術vs.生態」、「專業vs.民眾」、「城vs.鄉」、「現代性」等等議題,卻也只是輕描淡寫、隱略帶過,並未見其明確的去碰觸這些問題。
縱然在影片最後的一個鏡頭,利用了在殘破沙壩上行走的人們明顯的隱喻了外來者與在地者的弔詭扶攜關係,稍稍突顯出這些涉入問題的眉角。但回到根本的協力造屋事件,似乎就在影像拼湊之間,徒留下建築師的理想、德國工匠身影與義工朋友的汗珠。而身處其中的災區住民,所表達的聲音,卻只是對實質的家的看法,其他關於屋子的想像力,全像被鉗制住了似的(或是他們根本沒想法)。又那一位屋主幸宗元先生,更像是無聲電影裡的主角。
假如一部好的紀錄片總是能對事件本身提出質疑與看法,那麼我實在無法滿足於《築之夢》裡那已經完整呈現出來的影像,而這也是一個評論的難處。究竟導演拍的夠不夠多?我一無所知,也無法判斷。(或是影片長度的侷限)
觀賞完《築之夢》後,我不禁開始想起紀錄片《三叉坑》裡那個由部落長老與部落內新生代一起完成的泰雅族傳統竹屋,主角建志說:「希望透過蓋竹屋的過程,重新凝聚大家的感情。透過竹屋,更能看到部落的遠景」。而竹屋對他們而言,不僅僅只是一個建築物的成形,更是部落互動的成長的印記,也是自我意識的抬頭的象徵。
這樣一個對比,我卻驚然疑惑著在《築之夢》裡那間透過協力造屋的藍頂白牆的「土角屋」,好似都只是乘載一群建築人(或義工朋友)的夢想,看不見居民、部落對其的評語與想像力。影片穿插著長老描述自己如果可以,他也想蓋一個一樣的「土角屋」,而不是水泥屋,甚至也還有一段慶祝房子蓋好而歡唱卡拉ok的片段。這樣的剪輯安排彷彿在試著說服觀眾,也更加強了「土角屋」構築的正當性。但對於整個部落及居民而言,這間屋子又代表著怎樣的意義,我卻仍然不了解…
當然,夢想的起點總是善意的。但隨著影片描述著德國工匠將繼續研究竹子屋,謝英俊建築師也期望著能繼續挺進南亞災區,我不禁想著,這個由眾人勞力所築起的夢,究竟只是外來者一廂情願的春秋大夢,亦或成了災區當地住民的意外白日夢…
那麼,假若還有這麼多以類似方式進行著的方案,有那麼多有心投入社區營造工作的朋友們,這個潭南造屋事件所誘發出的多層思考,確實可以是一個很好的經驗與借鏡。
2005年9月20日 星期二
金穗獎怪怪的
有些事不說,您可能不知道。即使我現在寫出這篇文章,也實在是慢了點呀…
--
「金穗獎」早已行之有年,今年即將邁入第28屆。是新聞局為了升電影藝術創作之內涵與水準,鼓勵電創作所設立的獎項。每年也都選出不少優秀的作品,並在全台展開巡迴映演,讓這些小規模的劇情片、紀錄片、短片、實驗片都能透過這個管道得到肯定與鼓勵,也開通了一條與觀眾溝通的道路,現在許多優秀電影人如李安、蔡明亮、吳乙峰在青澀年少時也都是金穗獎的優選者之一。
而這個有著20幾年歷史的金穗獎,再經歷影像創作媒材的變遷後,也將原本設定的門檻踢除。隨著DV時代的來臨,獎項不再僅僅只是獨厚於用底片(film)拍攝的電影人,也更鼓勵使用DV、HD等資金較少的電影工作者,甚至有許多懷有電影夢的年輕學子,也都將金穗獎視為一個能展露才華的場域。像去年深刻紀錄貢寮鄉親反核四心路歷程的《貢寮,你好嗎?》就是透過了金穗獎,而得到正面的獎勵。
然而,這個向來對電影人有著某些指向意義的金穗獎,今年突然增訂了兩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規定。一、報名參選之影像創作作品須有電影片准演執照影本一份;二、除動畫類別,其他類別影片長度應在十分鐘以上(包含),三十分鐘以下。
申請這份准演執照,免不了要花點錢與經過層層手續,但這其實是準備要上映院線的影片才須申請的執照(既然沒要上院線,何苦多此要求)。而又一個說是年輕新秀財力較為薄弱與技術尚未純熟,應先從短小作品磨練起,故限制在30分鐘以內的官方說法,也實在不怎麼能讓人信服。早有許多大專院校的學生,畢業作品也都已超過30分鐘限制許多。環顧全台這麼多的影像徵選比賽,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荒謬的規定,真不知今年的金穗獎報名規定究竟是在鼓勵創作,還是在刁難電影工作者。
縱然台灣的電影環境積弱不振,但仍有許多熱血電影青年仍前仆後繼的投入。只是官方的做法,不止官僚,也欠缺遠觀。之前的一次劇本徵選,也發生了讓人傻眼的莫名延期事件。政府的力量比起小小的民間個人,影響力實在大的太多,一個辛苦的成果,可能就在政府不小心之間而付諸流水。難道真要我們學韓國電影人一樣個個剃光頭走向街頭,政府才用正眼會瞧一下「電影」嗎?
我只想說,親愛的新聞局官員們,請你們眼光放遠些,仔細的想一想,再來談如何鼓勵台灣電影吧!不要總是拿那些自己努力不懈辛苦萬分才得大獎的電影人,拾現成的說這是新聞局一手栽培出來的人才…
--
糟糕,我好像太生氣了。
2005年9月13日 星期二
一次特別的觀影,《我們迷獅子》
第一次看到片名《我們迷獅子》,我眼花的看成《我們迷獅了》(迷失了),感覺這片名真是非常有意思,居然想到了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些什麼,真是別有用心、令人玩味。結果才發現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真是XD)
這是一個朋友拍的紀錄片,拍的是關於一群熱愛職棒球隊「統一獅」的熱血球迷(所以拍攝對象是球迷,不是球員)。也是我最近參加過的一次映演活動,是個非常好玩特別的經驗,我想就來說一說。
應該看中華職棒很多年的人都應該知道統一的「精神領袖」杜福明吧(肚子很大的投手,退休了)。放映的地點就是他新開的一間PUB,裡面的擺設與設計也都是以棒球為主題的,有時候球員比賽完了,都會去那邊幫球迷簽名同樂。
那天是個颱風夜,所以外頭出沒的人很少,但幾個死忠的球迷其實早就約好了要一起去看這部影片。進去PUB的時候,他們老早就就定位了,而且還會熱心的問說:「那你也是獅迷嗎?」
接著等約的人到齊了,就要開始放片啦!(接下來先講一個好玩的)
在美國有部超級有名的B級片《洛基恐怖秀》(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1975),集科幻、驚悚、情色、歌舞元素於一身,聽說至今還常在戲院上演,尤其是特定節日(萬聖節)的時候,播映的時候,觀眾幾乎都為之瘋狂。我之前雖然看過此片,但卻無從得知這些影迷究竟有多瘋狂,直到有次在電影《名揚四海》(Fame)裡才得已見得。
首先,這些影迷會仿效片中的人物,做出非常誇張的打扮。會場會有一個主持人,表揚幾位已經看過上百次的影迷後宣布影片開演。接著,所有的影迷開始用力鼓掌、發出尖叫嘶吼。當片中主角結婚要灑白米的同時,整間戲院頓時白米、爆米花、垃圾齊飛,跟一般安靜的看電影模式天差地別。甚至有時影迷們會提早比主角唸出下一句對白,做出下一個動作。而等到經典造型(黑色網狀絲襪外加襪帶、長髮披肩外加宛如吸血鬼的濃妝)的主角現身,這些打扮一模一樣的觀眾們就會紛紛跑到螢幕前,手勾著手,一起隨著影片裡的的歌聲起舞,頓時戲院宛如一個瘋狂派對。即便已經有20幾年的時間了,《洛基恐怖秀》風靡的熱潮仍歷久不衰,幾乎成為一種儀式,也讓此片在影史留名,成了一部不可思議的Cult Film。
而在看《我們迷獅子》時,居然也有種同樣的感覺。當影片播到統一獅去年爭總冠軍時,幾乎球員的每一個動作,下一球好球壞球,會打到哪裡去,在場的觀眾都清清楚楚。因此在陽森還沒帥氣的撲壘時,有人就會喊出「撲!撲!撲!」,安全得分後大家也都還開心的擊掌道賀,大喊「水啦!」。而當爭冠失敗之後,大家也都漠漠然,開始討論起那一年熱血的蹤跡與點點滴滴。對我而言,這是一次非常特別有趣的觀影經驗。(也許可被稱為Cult Documentary吧!哈,亂講的。)
看著螢幕前的觀眾竟然隨著影片可以這麼激動,我心裡想的是「哇!能這麼真心用力的去做自己想做(支持自己想支持)的事情,真是太美妙幸福的事情了。」
而「運動」能這麼吸引人的原因,或許就在於運動員都是心無旁物,一心一意的朝目標(勝利:戰勝自己或他人)前進,這麼認真單純的動力與信念,大概是社會中比較缺乏的,於是收看運動比賽,無形中也成為現代人的一種心靈投射式的寄託與慰藉了。
唉,亞洲盃的中華男籃又掛點了。不過,我們還有王建民可以幫忙加油!
--
P.S 感謝此片導演賴小姐提供劇照。
看一張《洛基恐怖秀》的經典造型好了。如下圖,很酷吧!
下面有放映前戲院現場的照片,小孩子不要看。
http://www.rassoodock.com/rocky/photo_pages/show_photos.html
2005年9月7日 星期三
倒數計時
這是一份關於紀錄片的電子報,我們希望藉此傳遞對於紀錄片的知識與熱情。讓紀錄片平民化,普及化一直我們是最大的夢想…
距離去年此電子報剛剛成軍的時候,已經即將滿一週年了。而自己身為其中的一員,要說此電子報有多好多棒,其實不免有吹捧之嫌。但說實在的,我還蠻自豪裡面文章的多元內容,也自豪電子報撐了一年了。
在即將滿一週年的同時,電子報舉辦了一個活動。截止日快到了,我們很想把獎品送出去,但目前投稿狀況非常不理想。
以下轉自: 《紀錄片映像報》http://blog.yam.com/documentary
--
﹝報長碎碎唸﹞:《週年慶前置作業》
距上次發報已經兩個月了…而下個月(九月)就是電子報的週年慶了。
週年慶,想當然要來個熱鬧的慶祝活動。於是我們決定舉辦一個小小徵文活動,主題是「愛恨電子報語錄」大匯集!
讓我來譬如一句:「好討厭趙假最近都不出來造假了!好期待他的單元唷。」
只要你對電子報有任何想法,任何建議,或覺得哪一期的文章你最喜歡(或討厭),不限字數,只要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看法,在9月10號前投稿給 documentary99@gmail.com,只要你寫的夠酷夠炫夠實在,我們將會致贈由趙假設計、Kite執行的「神秘小禮物」,外面買不到的唷!(來稿請附上姓名、地址。)
雖然說不知道還有幾個人在看電子報,但也拜託各位投個稿,不然場面會很冷耶~~~。我們也好不容易熬到了一年了。
回到這期的主題,在這兩個月當中其實仍然有許多可以報導紀錄的關於紀錄片二三事,可是我們都太懶惰了,所以一直打混著。不過,一直進行著全台巡迴放映的《貢寮,你好嗎?》在日前已經到終點站「貢寮」放映,這期有一篇報導。而另由全景攝製的921地震紀錄片《三叉坑》也正展開另一波的巡迴,這些苦行放映的紀錄片也很需要大家的鼓勵。
那麼,讓我提醒各位我們有一個冷冷清清的blog,在這 紀錄片映像報 ,是方便大家討論用的。還有如果想即時收到任何紀錄片的放映消息,也請寄一封空白信件到documentary99@gmail.com,我們會加入通訊錄,各位就不會錯過紀錄片了。
講完了,總之經營不易,希望多多聽聽大家的聲音和迴響。感謝!
--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訂閱:
文章 (Atom)